精選文章

2019年10月2日 星期三

【Sole 師傅鞋評】輕鬆快樂跑 - Joyride Run Flyknit


當你以為Nike React已經滿足? 又或者是剛剛才適應這種緩震? 說時遲那時快,現在又出現了一種全新的緩震技術,名為Joyride。這是由多個TPE 緩震顆粒構成。以Joyride Run Flyknit為例,中底的緩震顆粒就分別由四個區域的緩震顆粒艙組成,這些緩震顆粒都具備獨立的延展性。



總覺得Joyride Run在外觀上混合了幾位前輩的特色,當然這個是比較主觀的看法,例如鞋面(即鞋舌附近)所用的物料參考了Air Huarache Run,足踝兩旁的穩定帶(即置頂的鞋帶孔) 參考了Air Presto,還有鞋帶孔的設計與Epic React Flyknit也非常接近。



舒適度
假如想試真一點Joyride Run的緩震粒效果,以及把它定性(快鞋、慢鞋、休閒跑鞋)之前,建議先進行路跑測試,於比較硬的石屎地(水泥地)上全力感受那種簇新的緩震感。把Joyride Run套上腳時,腳掌會很明顯的感受到鞋墊中間位置有異物突出,及頂著足弓。起初是不太適應的,直至行了一段時間才會自然地平伏起來。後跟鞋領的填充料有一定厚度,另加襪套設計也間接令足跟完全地貼緊著。亦因為這一點,鞋碼方向可傾向大半碼或改著薄襪去適應。這個就是於跑步前首次體驗Joyride的快速評價。



Joyride Run Flyknit整個鞋身的包覆感較強,綁緊鞋帶後基本上鞋內從鞋頭至足跟已經不設多餘空位。要提醒各位請準備一對高於鞋領的襪子,因為幾次換上較薄的船襪或no-show襪時,無論是日常出街還是慢跑都會磨損後跟的表皮,也許是新鞋的緣故,也許是上述提到足踝位置的多層包覆而引致的不足之處吧!


緩震性
現在就輪到主菜Nike Joyride緩震系統,先來看看它的設計原理,不同區域緩震顆粒艙的大小設計源自於足底各部位在運動時與地面的接觸方式。例如後跟位置的緩震顆粒艙相對較大以增強緩震,而足尖位置的緩震顆粒艙設計是為了促進跑步時的平穩性。Nike Joyride 緩震科技能夠帶來獨特的穿著感受就像在踩在泡泡上一樣,為跑者帶來個人化的緩震體驗。


在測試了大約150種材料後才最終確定使用TPE材料來打造Nike Joyride緩震顆粒。緩震顆粒艙的設計能夠防止緩震顆粒在足底過度移位,引起足部不適。對於不同版本的Nike Joyride產品,設計團隊都對緩震顆粒艙的分區進行了調整。緩震顆粒均勻分佈在緩震顆粒艙內,且與分區調整一致,能更好地適應跑者步伐。例如,假設跑鞋中大約共有8000顆緩震顆粒,約50%的顆粒會覆蓋腳跟區域,而約5%的顆粒會分佈在腳尖處以提供緩震。


這次Joyride帶來的腳感體驗確是需要時間適應,每次套上腳時也總會感到那堆緩震顆粒頂著你腳掌。不過於跑步過程中大概只需跑50米左右的距離便可適應。如果以回彈力和緩震性來比較的話,Joyride Run Flyknit的緩震性會來得比較明顯,每一步著地的吸震力都恰到好處,反而是能量回饋的反彈力在這裡不算明顯,跑感上Nike React提供的回彈力略勝一籌。





耐用度
鞋底沒有太多抓地紋路,基本上黑色部份就是接觸地面的位置,即使是透明的位置也用了粒狀紋路。原本以為抓地力一般,但其實發揮一切正常,只是恰巧於一次毛毛細雨下在運動場跑圈時輕輕的滑了一下,有可能是跑動中以中底白色部份的泡綿著地所引致。

鞋面的耐用度以Flyknit覆蓋,暫時未有被勾到的情況出現,反而擔心的是中底白色部份,就圖中所見,經過一段時間的路跑洗禮後已開始變色,也證明該位置也較多時間接觸地面。

總結
綜合以上幾項的著後感,得出Joyride Run Flyknit以針對輕鬆跑為主,對於馬拉松式的長時間訓練跑就不太建議了。其實以外型來說,可塑性很高,跑步之餘也不妨試試配搭不同的造型,例如牛仔褲等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呢!


#TalkSole #Sole師傅 #鞋評 #NikeRunning #NRC #NikeJoyride #Joyride #JoyrideRun #JoyrideRunFlykn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