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9日 星期三

[Sole師傅鞋評] 安全至上,為靈活長人而設的Nike Air Max Dominate EP



NBA 賽場上不難發現Air Max Dominate 的身影,塘鵝雙塔在本賽季每場也是穿上自己獨有的Air Max Dominate PE上場,老將Vince Carter 亦以此作戰鞋,從外形及穿著的球員,相信此鞋的定位是跟Air Max Audacity 2017 相同。

鞋面用上透氣網眼設計,外露的Air Bag加中筒設計,從外則看來是較傳統的Nike球鞋設計,一個大剔在鞋則,但小編覺得設計亮點在內則的垂直大Nike 字樣,比球鞋外則還要搶眼。





舒適度

鞋面以網眼設計,光看外表已感受到鞋身透氣度十足,而且有助減低鞋身重量,鞋身亦不會出現首次穿著時過硬難以屈曲的情況,中底用上Phylon泡綿,而後跟則用上外露Max Air,每次起跳著地,Max Air氣墊有助減去大部分衝擊力,對膝蓋及腳踭壓力減至最低,而著地後回彈起跳時Max Air 的反應良好,於爭搶籃板球時的連續跳躍提供額外的動能




保護性

在低筒球鞋當道的今天,一看球鞋的中筒設計已經有安全感,而且球鞋有內靴設計,穿著後內靴加上鞋筒,令雙腳直至腳眼位置也被球鞋緊貼包覆著,為足踝提供良好保護,大大減低起跳著地踏到腳面翻船的傷害。


在橫向移動或急停轉向時,球鞋亦能鎖緊雙腳,減少橫移急停時扭傷的機會,但在高保護性的代價就是減低了靈活性,在內靴加中筒的包覆下,腳踝被包著後減低了靈活性,在最近常穿的是PG1,開始時完全不習慣,腳踝有被阻礙的感覺,加上鞋底因Max Air 的厚度,減低球鞋的貼地感,要經過一陣子才能習慣雙腳的感覺,但對於保護性的內線球鞋,其靈活性算是較高,曾經試過有些內線球員的球鞋,鎖死腳踝甚至難以橫向移動。

耐用度

鞋底用全橡膠外底,人字形鞋底紋路,前掌轉向的受力點則用上圓環形紋路,提供良好抓地力,急停及轉向亦得心應手,而XDR橡膠在經過數次室外場及場內場的球賽後亦不見磨損,鞋面的摺痕不明顯,可見球鞋的耐用度十足。



總結


此球為內線球員而設,提供良好保護性及緩衝力,但由於現今內線球員愈來愈靈活,因此球鞋設計亦不會單純追求保護性,此作算是能夠兼顧保護性及靈活性,對於作為後衛的小編亦沒太大影響,但如果你是速度為主,而打法亦要經常運球轉向的話,相信此球鞋不會是你的選擇。

Cousins PE

A.Davis PE

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Sole Off White] "The Ten" 暫告一段落 入手分享

掀起全城波鞋頭抽鞋熱潮的 "The Ten" 終於告一段落。
結果小編跟友人共中了Air Jordan 1, Air Force 1, Air Max 90, Air Max 97 OG, Air Presto.
先分享下每對入手方法:(按次序排列)
 Air Jordan 1: EXI.T (Instagram Raffle)
 Air Max 90: Nike PS7
 Air Presto: Nike PS7 (友人抽中)
 Air Max 97 OG: Nike PS7 (友人抽中)
 Air Force 1: Off-White (Instagram Raffle)

一生甚少中獎,抽鞋亦只中過一次,當日收到EXI.T電話都有覺得被玩電話整蠱之嫌。
直到翌日到門市取貨才有真的中獎的感覺。人生中第一對Air Jordan 1終於入手。細節位多得不能盡錄,三色鞋帶跟各個Revealing Pack的細節,真的是魔鬼在細節的代表。


其後跟友人同時收到PS7的短訊通知,每人各中Air Max 90及 Air Presto各一,當場開心得難以置信。



Air Max 97 OG由友人抽中,只有心存感激。

到派彩都大致上完結,打算以以上4對作是次活動的總結時,收到由Off White Instagram 發送的DM告知抽中Air Force 1, 居然有幸可以抽中5對啊。這超過半數的命中率至今亦令人難以置信。



整體系列細節及Off White元素都令人讚歎,怪不得會令一衆鞋迷發狂追求。
我至今還想入手一對The Ten Hyperdunk 讓我亦可以在場上亦可以Off White 一下。
後期的Nike Online 則全軍覆沒,9張祝下次好運。我猜只好擴大自己的中獎機會及多做善事吧,應該有幫助吧。

PS. 不得不提是PS7的應變速度。首日抽Air Jordan 1+ Blazer 人龍速度慢,排隊聽聞2小時起。翌日已作應變,加設多部iPad以加快人龍前進速度,即使在抽Vapormax當日即使人龍頗長,但等候時間亦相對快。這值得一讚。


大家對這次的Collab 又有何意見及評價?不妨交流一下吧








2017年11月16日 星期四

[Sole聞風] 裝備自己,迎戰渣馬


所謂裝備自己,找一雙合適自己的跑鞋固然重要,而配合有系統的訓練更是重要一環!

Nike Hong Kong 上屆開始成為渣打香港馬拉松賽事的指定獨家運動用品贊助商,以及賽事的官方訓練夥伴。為跑手帶來了嶄新的渣馬體驗。




本年度Nike將再接再厲,透過全新的裝備及線上線下的服務,全力支持跑手們備戰賽事。此外,為配合大會今年重新舉辦少年跑賽事,Nike Hong Kong亦增設Young Athletes Nike+ Running Club訓練,為各位小跑手們做好最充足準備迎接賽事。

還記得上年渣馬的藍色跑衣嗎?這次新跑衣就選了更醒神的黃色,而且採用了DRI-FIT物料製作,於背面及兩側的排汗區域用上網眼布料,有助跑步時增加透氣性,及將汗水從身體吸收到上衣的表面快速地揮發。 剪裁及接縫根據人體工學設計,配合跑步時自然的動作幅度。跑衣背面印上了「TOGETHER, WE RUN FURTHER」的字句,鼓勵賽道上每一位跑手一同努力。

上屆渣馬大家又挑選了哪位戰友(跑鞋)陪你渡過呢?為了幫助不同水平的跑手在渣馬實現速度和自我的突破,Nike在這個馬拉松賽季帶來了Zoom Series系列創新疾速產品, 利用嶄新的設計幫助跑手提昇速度,系列包括了最新的比賽鞋款:
Nike Vaporfly 4%

Nike Zoom Fly



Zoom Streak 6
Zoom Streak LT3


Zoom Speed Rival 6



以及訓練鞋款:
Air Zoom Pegasus 34和Air Zoom Structure 21
當中兩款訓練鞋Air Zoom Pegasus 34和Air Zoom Structure 21更備有專為應付惡劣天氣而設的Shield Pack款式,鞋面採用了抗水面料,並採用以Coolmax高性能紗線織造的內襯,進一步提升透氣之餘亦能保暖,協助跑者在不同的天氣中亦能如常訓練。

想了解更多產品可到NIKE RUNNING STORE
地址:     香港銅鑼灣加寧街2號
地址:     香港尖沙咀加連威老道22號

訓練亦是裝備自己的一環,參考了去年跑手的意見,本年度的NRC線下訓練課程將分成四階段進行,當中包括:
基礎準備期(10/28-11/17)、
導入期(11/18-12/8)、
強化期(12/9-12/29)和
賽前強度及調整期(12/30-1/20)

課程將根據各階段跑手的不同需要,作出針對性的設計,務求能令跑手取得顯著的成果。你又裝備好未?

#TalkSole #Sole聞風 #渣打香港馬拉松 #NikeHongKong #NikeHKG

2017年11月2日 星期四

[Sole師傅鞋評] 輕量與保護的決擇───Jordan Super.Fly 2017 PFX Performance Review




測試鞋款:     JORDAN SUPER.FLY 2017 PFX
顏色:            WHITE/BLACK-PURE PLATINUM
                   BLANC/PLATINE PUR/NOIR
試穿鞋號:     US 10.5
使用科技:     Flight Web Lacing System, REACT核心, Phylon
建議鞋號:     跟據以往所穿著鞋號即可
評分:            100分作為滿分


前言:
今年的Super.Fly系列在初推出市面的時候已經有2個版本,分別是合成皮革和網布(MESH)兩種。而繼上次麂皮版本的Super.Fly 2017 PF後【http://goo.gl/zs7WjU】,筆者今次測試的是針對輕量化而設的Super.Fly 2017網布版本。兩者的分別除了鞋面物料以外,其他配置是完全一樣,用家可以就自己的球風或愛好選擇任一版本。



足踝支撐與靈活度:            80分
就保支撐以言,若果麂皮版本的Super.Fly 2017 是輛裝甲車,那麼網面版本的SF2017則是一輛吉普車,後者沒有很強的保護與鎖定功,卻在跳跑動時表得更靈活自如。SF2017選用網面物料加上內置襪套設計,令Break-in時間大大減低。而且初著用就有不俗的貼合感,這方面較皮革版本的SF2017優勝;另外,網布材質偏軟亦令跑動時的流暢度較高,REACT中底亦較貼地,對於速度型球員更有優勢。


但外層面料偏薄令網面SF2017在高速剎停的動作未能給予雙腳足夠的穩定度,不過設計師於鞋身兩側加入Flight Web Lacing System搭配腳跟位置的填充物,可以用來彌補麂皮與網面在保護支撐上的差距。





舒適度與緩震表現:            90分
網布與合成皮革版本的SF2017在緩震這一環沒有分別,同樣使用備受注目的REACT中底技。跟上回測試麂皮SF2017一樣, REACT的回饋未如Zoom Air般明顯,起跳時的回彈感略微,著地的表現較只有Phylon緩震物料優和「吸震」,長時間跳動和衝搶籃板亦不至於使雙腳疲累。

至於舒適度方面,受惠鞋身的網布材質,SF2017的包覆感較皮革版本自然;甚在走動時,腳背沒有像麂皮SF2017一樣受壓,加上後腳跟的填充物,筆者認為網布SF2017的整體舒適度都高於皮革版本,值得一讚。






耐用度與抓地力:         90分
網布雖著重的輕量和貼合感,卻因此取捨了足部鎖定與耐磨性。鞋身以大面積網布覆蓋,當受到強烈的磨擦時,少不免都出現一定程的損。但既然選擇了輕巧,就不要期望這雙球鞋經過混戰後能夠絲亳無損地走出來,磨損的情況在測試時都曾經出現,除了對觀感上有些微骯髒之外,對球鞋本身的功能是沒有影響。



外底以分壓的設計而設計的紋路在抓地表現方面十分出色,在多向的移動或者急停跳射都沒有拖泥帶水。但今次的網布SF2017採用實色的普通XDR外底,而非皮華版本的半透明外底,筆者在測試當中偶有打滑,所以假設兩種版本所採用的橡膠有少許不同而導致有同樣紋路但抓地力卻不一樣的情況發生(同一測場地)





透氣度:                     95分
上篇實測的SF2017是使用合成皮革以及內層襪套來提供支撐保護,其透氣表現的確有所不足;而今次的網布SF2017由於擁有大面積的MESH,長時間著用都未有侷促,相對於皮革版本的透氣度更佳。



外觀:                         95分
全白的配色給人一種純潔的感覺,但這樣就不能突出後腳跟的Flight 字樣,而且兩者色調相近,很難看得出Flight Logo是否與麂皮版本一樣有反光處理。鞋舌上印有Super.Fly字樣,而其他的細節都流露出Air Jordan IVXI的氣質。相對於皮革版本,網布SF2017用料沒有過於高貴,所以「籃球味」十足,更惹人喜愛。








足踝支撐與靈活度:            80分
舒適度與緩震表現:            90分
耐用度與抓地力:         90分
透氣度:                     95分
外觀:                         9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分:                         90分

總的來說,Jordan Brand推出兩個版本的Super.Fly並非空穴來風。以往SF都強調Blake Griffin的爆發,以致很多人誤會了這雙是為內線球員而設的球鞋;但隨著近年愈來愈多後衛如Joe Johnson, Kember Walker等人都穿上SF系列應戰後,Super.Fly系列其實亦是後衛心目中的「心水」球鞋;加上今代特意以兩種物料面世,相信其網布版本很受度、爆發型球歡迎。 另外,不要期望REACT物料有著Zoom Air的回饋,REACT的回彈感還頗微炒的,要特在衝搶或跳動時能感受得到;而網布雖較輕巧但整體的鎖定與穩定度略遜於麂皮版本,注重保護的用家要留意一下了。

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Sole Fresh] 2017大魔王 AIR JORDAN 11 Retro- “WIN LIKE 82”

“WIN LIKE 82”除了AIR JORDAN XXXII LOW之外,還有大家最愛的 AIR JORDAN XI。傳統白色尼龍面布搭配深海藍色漆皮,後跟JUMPMAN LOGO則以大家最熟悉的北卡藍作為配色,向他的母校以及 82 年拉開其傳奇序幕的勝利致敬。
“WIN LIKE 82”系列靈感來源於1982年Michael Jordan帶領母校-北卡羅萊納大學(簡稱:北卡或UNC)殺入 NCAA 大學籃球總決賽,當時年僅19歲的 Michael Jordan,在最後的時刻投進了關鍵致勝一球,以1分之微擊敗對手Geogetown Hoyas,成功為北卡奪得當年 NCAA 總冠軍。
是次AIR JORDAN XI- “WIN LIKE 82” 漆皮部份的剪裁與上年的 Air Jordan XI Retro "SPACE JAM"相差無異,比以過往的Air Jordan XI Retro 版本拉高了,而且漆皮部份的邊位更保留了剪裁點細節。
水晶外底搭配黑藍交織的碳纖維承托板
Air Jordan 11 Retro “WIN LIKE 82” / "UNC"產品編號:378037-123 當然不少得實著分享吧!!!
雖然是深藍的“WIN LIKE 82”,但小篇覺得它卻有一絲"Concord"的味道。 #TalkSole #SoleFresh #UNC #NCAA #Championship #AirJordanXI #WinLike82 #UNCBASKETBALL

2017年10月29日 星期日

[Sole師傅鞋評] Lebron XV • 系列代表作




小編自LebronX後從無間斷過任何主線/ 副線Soldier 系列。
而LebronX一路以來在心目中的地位一向都佔重要一席位。
因為他那全腳掌Zoom Max + 一個又一個獨特的配色,使得我人生第一次一款鞋入手兩個配色,對當時還是學生時代的我,算是相當大負擔,但亦證明LebronX對我的吸引力。
但自第10代後,都感覺到系列遇上了瓶頸,第11代的可拆卸鞋墊還好,但每代總有一種舊酒新瓶的感覺。第12-14代則尤其明顯。
第10代以後的每一代都回不了第10代那時的輝煌成就,當年即使標著$180的標價,亦無阻它登上當年銷售量皇者的寶座。一眾配色,以明星賽的Area72 為首等配色都掀起一陣搶購潮,可謂是系列的一個高潮。隨後的每一代無論在配色,話題,曝光率都不再是同一層次。

2017年,終於迎來系列第15代。
終於見證著Zoom Max 的回歸。
亦終於在詹皇系列用上了以詹皇量身改良過的Flyknit,名為BattleKnit。

BattleKnit 本身已令配色靈活性大大提高,首發的Ghost 及其後的Ashes都令人心動,無論在場內/場外著用都通能夠輕鬆駕馭。更何況和KITH聯乘的Lebron 15亦絕對有話題性及注目度。

對Ashes 配色的簡評已於早日發佈。

今日,就一起瞭解一下它表現有否配得上大家對它一路以來的期待。

小編評測資料:
身高: 189cm
體重: 180 lbs
打法: 3,4,5 號位為主

注意!!
雖然鞋面比過往幾代來得有彈性及柔軟,綁緊鞋帶後貼服程度都比之前好,但始終都是一體式鞋面,建議先試試碼數。小編就一路其他鞋款都是US11, Lebron 12往後都穿著US10.5,試過穿著US11, 鞋面,鞋頭總有種鞋帶如何努力綁都綁不緊,不貼服的感覺。US10.5則剛好。


緩震: 10/10 (貼地感愛好者: 7/10)
10分滿分。
將評價甚高第十代的中底Zoom Max 的優點繼續承傳,再將中底硬梆梆,不夠靈活性的垢病改良成分割式,令到今代能在優越緩震及反應性中亦不失靈活度。
首先得先澄清,個人鐘愛於緩震大於貼地感。於這部分如果重視貼地感的朋友可能會不太喜愛。

前掌Zoom Max 感覺用上更高psi去提高反應及穩定性。所以亦較難感受到明顯彈彈的感覺,換來比較平穩,但安心亦足夠的回饋。

Traction 抓地力: 10/10
這次用上很進取的紋路。
在每一塊都用上立體突出的紋路,在室外,室內都提供到安心的抓地力。唯一要擔心是外底紋路的耐磨性,始終進取的外底相對上都會因磨擦而損耗。

Fit & Support 包覆及支撐 9/10
鞋面物料的改變,最明顯改善的範疇就是這項。
過往幾代詹皇鞋款鞋面都為一體式再加以搭載Flywire。鞋面雖然物料一路都有變更,但始終都偏硬。容易由於鞋頭至中足有空隙而導致的不貼服及不舒適。
而今代改用了更為軟身但亦保持所需結構性的BattleKnit。
本身鞋面正中已充滿彈性方便著用,提高舒適性。而在需要支撐及保護的區域如前掌外側,中足,足跟都有Flywire 或加以提高支持性的BattleKnit 覆蓋。
腳跟內亦有足夠填充物去使足跟不會移位,最頂鞋帶孔亦可以將腳跟牢牢鎖實。
加上只在3/4腳掌用上Zoom Max 中底,前掌前端則只用上Phylon, 在前掌外側的接駁位亦有考慮到因為中底緩震因素而導致的不穩定性而以Phylon包覆。


總括來說,無論你是Lebron 粉絲,還是厭惡他都好。Lebron15是一對如果對球鞋科技有要求或好奇的人都應該一試。更何況我認為它即使只作休閒鞋的話亦絕無失禮。當然,打算一物兩用就更加划算了。

找了一堆舊照片,看著Lebron 系列自第十代後的改變,來到了今年第15代終於再次掀起一陣令我對每只配色都有衝動想入手的感覺。很懷念,亦很欣慰,Nike 的老大哥Lebron James的簽名款終於都再次對得起它的標價和期望。
期待著聖誕,明星賽將有的配色,更期待到季後賽Nike會否將十五代將次帶入Elite 系列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