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1日 星期三

【Sole師傅鞋評】PUMA RISE NITRO



每次PUMA推出新款籃球鞋,無論是視覺上的衝擊或者是應用的科技,都令人有一種驚艷出場的感覺。而開箱前就發現鞋盒也是亮點之一,不再是一般慣用的黑色PUMA鞋盒,細看之下就發現鞋盒上有著籃球皮革上的紋絡,讓人知道盒內的就是籃球鞋款。



另外盒上的F73字樣也是向品牌昔日至今的代言人Walt Frazier致敬,F代表了Frazier,而73代表著PUMA於1973年向這位傳奇球員開出一紙合約成為旗下運動員,同年也帶領NYK寫下歷史贏得NBA總冠軍。




開箱後單是其橙黃配色已備受矚目,加上腳背讓人熟悉的彈性編織布料,就像先前FUISION NITRO 鞋面的延續。有見及此汲取上次測試FUISION NITRO的經驗,這次鞋碼方面就直接選了大半碼。




🔽舒適度🔽
如果要形容RISE NITRO,我會選擇用充實。從腳背、兩側鞋身、鞋舌、鞋領,整對鞋本身就被厚厚的填充物料包覆著,即使選了大半號也不覺得雙腳於鞋內有過多的空間,反而釋出了一點壓迫感。



 
雖然腳面同樣地有一塊橫向的彈性編織布帶,但與FUISION NITRO不同,RISE NITRO於內層仍然設有傳統的鞋帶以增加穩定及包裹性。

 
加上厚鞋舌以及鞋領周圍的填充物,基本上綁好鞋帶後雙腳就被滿滿包好。




拿新鞋直接上陣全場比賽,鞋面也沒有因新鞋偏硬而需要額外時間調整及適應,反而唯一的缺點是透氣度。於室內場戰鬥還好,當移師到室外,只是一小時簡單的跳投上籃個人訓練,脫下RISE NITRO後就發現襪子全濕,相比室內場兩小時的全場走動,確是有點兒誇張。



 
🔽緩震性🔽
中底主要依賴注入氮氣的NITRO Foam,沒有像跑鞋上應用的那麼軟,也沒有很彈,但就是很厚的緩震,雙腳起跳拿下籃板球著地,雙膝都不會因硬著陸或者過份軟熟而不適。




始終中底是有點厚度,對於控球後衛般需要的場地感就欠奉了,畢竟PUMA的籃球鞋大多主打團隊款式,以迎合較廣的受眾。在針對跳投或者鋒線打法兩項測試中,都有一份穩穩的安全感。




唯獨是可能選了大半碼的關係,偶然在大步幅的運球過人時,首先向外踏出的那一步進行急停時,腳於鞋籠內會有點鎖不住而稍稍傾向外,但又未至於有翻船的危險。



 
🔽穩定性🔽
鞋面選用了彈性編織布料,總令人擔心於高強度比賽中是否可以應付得到,單靠一層鞋面的FUISION NITRO就有點兒駕馭不住,而RISE NITRO加入鞋帶設計本來就已經加強了整體穩定性,至於新加入的PWR TAPE 貼條算是在最外層添了一點硬度,實際作用還未被激發出來。

外側的TPU以PUMA標誌呈現,對於穩定外側就起了一定的作用,最起碼急停時不至於外側過渡翻了出去。



 
RISE NITRO的重點,小編認為是PROPLATE X型推進板,跑過跳過你就會感覺到它是一個交通樞紐。

大面積的設計延伸到前掌,起了穩定中足的作用。此外,單靠NITRO Foam未必有即時的回彈,但有PROPLATE 推進板加持,只要你在跑動或起跳時施加壓力,就會有相應的加乘效果彈出去,這部分頗讓人驚喜。




最後就是鞋底,粗且深的大坑紋絡,沒有滑腳也沒有過分的抓地,而且室外場有著灰塵也不太受影響,這部分合格有餘!




🔽總結🔽
綜合各方面的測試後,覺得RISE NITRO還是比較適合室內場使用,雖然耐用度不是問題,但畢竟充實的泡綿包圍整對鞋,於街場的高溫下征戰確不是味兒。

PROPLATE 推進板這個隱藏賣點於新鞋期間或者普通移動步伐都不會隨便被激活的,但當你需要進攻施力時,就是一位好拍檔,助你愈打愈得心應手。


如果有機會的話,會試試選回正常碼數,再體驗一下其包覆感,但相對就要較長的時間去break-in把鞋子穿軟,因為即使現在測試的已大半號,前掌綁緊鞋帶後,腳背都有一定的壓力。相信可以再補強的地方是靠正常碼數配搭原有厚實的鞋領填充,把足踝包覆再提升及貼合一點來加強鎖定。



#TalkSole #Sole師傅 #鞋評 #Puma #Pumahoops #Pumahk #PumaRiseNitro

2022年9月12日 星期一

【Sole師傅鞋評】Nike Kyrie Low 5 EP

🔽前言🔽

對比起KYRIE主系列的存在,KYRIE LOW系列打著外觀相近,而且又價格親民的路線於球場上都略見蹤影。不過每代的KYRIE LOW都因應定位而作出與主系列的改變,用來區分兩者不僅在市場上,也是實戰表現上的差異。

 

🔽舒適度🔽

首先是大家最關心的緩震部分,畢竟是與正代分別比較大的地方。可以放心說KYRIE LOW 5 EP緩震配置是優於以Phylon為基礎的基本設定,這次LOW 5採用全掌Cushlon以及於腳趾骨下置入一塊長方形的Zoom Air單元,雖然與上代KYRIE LOW 4 一樣,但今代一穿上腳就明顯感受到即時的軟腍足感,而且後掌Cushlon偏厚,實測在著地緩震一環對比正代KYRIE INFINITY或以往KYRIE LOW系列有所改善。

 


向外傾斜而且不對稱之鞋舌設計巧妙地使足踝在向外探步的動作時容易向前爆發,球員可以更靈活的操控細微步法(Footwork);不過換來是微微鬆緩的足踝貼合感。

 

其實中高筒KYRIE INIFINITY與標榜低筒的KYRIE LOW 5的鞋領高度非常接近,兩者主要的分別在於其切口設計。INFINITY採用平緩的足踝切口, 再利用填充物包裹腳腕而達致全面的保護性;另一面的LOW 5則是露出足踝的設計;加上兩對鞋款的鞋舌厚薄不一,也是令兩者在足踝保護以及鎖定有著差不多,也使LOW 5有更敏捷的表現。

 

不少球員對於KYRIE系列經常出現的圓弧外底設計的意見不一,一般以「不穩定」作為對於這巧妙設計的評價。確實KYRIE標誌性的圓弧外底有著「咖啡杯都企不穩」(就連站在也會搖)的感覺,不過從對比圖看到KYRIE LOW 5的外底並沒有INFINITY般圓弧,而且球鞋尚算貼地(有場地感Court Feel),算是完美地將球鞋的陰陽調和,搖擺不定的穿著感隨之消失。

 

提及場地感,KYRIE LOW 5因厚實的Cushlon配置,相對不及搭載Zoom StrobelKYRIE INIFINTY。不過考量到實測時整體緩震量提升,筆者認為是對用家友善的平衡修改。

 


🔽支撐保護🔽

從對比圖來看,KYRIE LOW 5沒有如正代的圓弧外底以及加寬的防翻滾外緣,使LOW 5處於一個「既非對第一步爆發有利的圓弧,又或者有寬闊外緣來加強側向支撐」的尷尬位置。另外KYRIE LOW 5鞋型較INFINITY修長,整體接觸地面的鞋底面積沒主系列般足夠,所以連同上面提到Outrigger防翻滾的部分,LOW 5的側向支撐沒有正代的令人安心。


沒有如拳擊運動的十字纏繞的鎖定,KYRIE LOW 5策略性地保留前掌外側及中足內側的人造皮革穩定帶來保持球鞋於側向移動的鎖定,兩條穩定帶都帶延伸到鞋床,於拉緊鞋帶後明顯感到腳背的貼合鎖定;值得注意是,鞋領與鞋舌位置在拉上鞋帶後仍保留些微空間,LOW 5確保足踝自由,不過對於追求保護至上的球員就未必適合。

 

實測雙足巧妙地於靈活與保護之間取得平衡,唯獨鞋帶比較薄,長時間著用會令球鞋有些微鬆動。建議換上偏粗微圓的鞋帶來進一步加強牢固中足位置。

 


KYRIE LOW 5鞋面與INFINITY同樣以織布與合成物料為主,鞋身韌性不算太大,算是均衡雙足的包裹性以及整體支撐,較好的是不需特別Break In時間。另外Cushlon 於中足位置偏高,對於足弓偏平的球員或會感到不適,不過同時也能飾演抗扭作用(KYRIE LOW 5並沒有實質抗扭板)。

 

🔽抓地力🔽

KYRIE LOW 5鞋底紋路與INFINITY的沒太大差異,同樣塗鴉般的鋸齒紋路排佈,配合XDR適用於室外場耐磨橡膠,相信會是暑假訓練的之選,而部分香港店舖均有減價,不知會不會更吸引你入手一對?

 

比較KYIRE LOW 4 KYIRE LOW 5以及KYRIE INFINTY的外底紋路,會發覺KYRIE LOW 4於室外場表現更出色;而LOW 5INFINITY則是兼容室內外場地切換的需求,皆因兩者在室內外場表現接近。再者,由於LOW 5不用特意縷空「8」字,使後踭接觸面更多,有助急停轉身的動作等。

 

🔽後記🔽

傳聞今年是NIKEKYRIE合約完結年,今代的KYRIE INFINITYLOW 5會否成為絕響乃未知之數;但可以肯定的是KYRIE LOW 5的神秘符號與球員細節沒有因此而馬虎。


 

例如外底內側的風車符號代表永恆重生;千斤頂符號意味自決,忠於自己為自己發聲,符合KYRIE IRVING本人信奉和堅持的信念。

 


鞋帶孔有如準星的圖案是代表太陽——於古代神學符號的意思是指喜悅。鞋踭「1 world 1 people」寓意世界大同,同時也是號碼#11分拆開後的展開新意象之意思—11 is always evolving. Each digit standing alone in this case is creating a new path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1 World 1 People."

 

而鞋舌上都刻劃了兩個不同日期,除了2015.11.23是女兒AZURIE ELIZABETH IRVING的出生日期,而2021.04.12 筆者猜測或許是KYRIE本人對於宗教信仰的重要時刻。更多的密碼也的確需要花時間拆解,而一雙既能實戰又充滿球星細節的實戰鞋實在不可多得。

 


最後,KYRIE LOW 5 EP鞋盒刻畫著絕不遜色於正代的鞋盒設計,裡面亦裝載著球鞋的手稿與Tech Spec,讓用家可以更了解球鞋不同的細節。配色上,剛巧這款球鞋與正代最初推出的FIRE & ICE非常相似,注入紳士的西裝配色綴以紅線,在球場上低調的展現經典黑、白、紅美學。

2022年9月10日 星期六

【Sole師傅鞋評】ZOOM G.T. CUT 2



一直大受好評的ZOOM G.T. CUT系列迎來第二代,配置和物料上都有所調整,現在就來看看兩者的差異吧!ZOOM G.T. CUT下稱GT1,而ZOOM G.T. CUT 2 下稱GT2。



 

🔽緩震🔽
先來重點的緩震,驟眼看都是Nike React鞋墊、全掌Zoom Strobel、後跟額外Zoom Air的配搭,但細看之下就發現魔鬼在細節。Nike React鞋墊基本上大同小異,差在前端屈曲的弧度,GT2較翹起,GT1則較貼地面。



 

後跟Zoom Air方面,GT1是馬蹄形的置於最底層,放在外底的上方,而GT2則換成六角形嵌入React鞋墊內。

 
由於GT2的Zoom Air距離是較貼腳跟,相對地會容易感受到,但礙於那六角形的尺寸不算大,可能著地時要很精準的踏中才能發揮其功效。



 
之後就是全掌Zoom Strobel,原本以為都是一樣,可是卸下鞋墊後就露出真面目。GT1是所用的是一如既往大家都熟悉的Zoom Strobel,沒有中底布的置在鞋墊下方,最正常不過。而GT2的Zoom Strobel上竟發現多了一層中底布,那麼這還是原本Zoom Strobel的意思嗎? 

 
或者這就是GT1更易感受到Zoom Air的原因,比較下GT2就是沒那麼明顯。




🔽舒適性🔽
這次的鞋舌會是影響腳感的另一關鍵,GT1呈大十字型,完整地包覆腳面,且中間有固定鞋帶的小孔,減低因運動期間鞋舌移位的機會。GT2的鞋舌是較窄的長方形狀從鞋頭延伸到腳背,從相片看到白色襪子可從鞋舌兩側透出來,加上鞋舌中間位置未有設置鞋帶孔,令鞋舌有機會移位。


雖然實測過後,發現綁緊鞋帶後鞋舌被移動的機會只屬輕微,反而是鞋舌的寬度偏窄,倒有點腳背未有好好地包覆的情況出現。



  

🔽抓地力🔽
鞋底紋絡兩代都是大刻痕,特別是前掌部分,而GT2的紅色位置更用了Smear Traction 1.0,就是有加深抓地的作用。

 
至於GT2 後跟的紋絡以小三角形呈現,室內場實戰下沒有如前掌般厲害,反而為急停下提供了一個緩衝區。



 
兩代都是速度型實戰鞋,GT1非常貼近地面,前掌感覺更為強烈,對於jab step和first step前進就是快人一步,是講求𣊬間突破的速度。

 
GT2比較像跑鞋,腳尖與後跟的弧度帶點滾動型,以增加跑動時的流暢度,在快攻或者補位防守時需要跑一段短途的就會比較得心應手點。






 

 
🔽穩定性🔽
兩者的前掌都有一定的寬度,主要分別在於後跟。GT1的會偏向收窄,且重心稍為偏向外側。而GT2的後跟穩定器完全是180度大包圍,相對更為穩定。

 
不過由於GT2置頂的鞋帶孔設得比較GT1前,是靠向腳背而非靠向足踝,這也解釋了為何GT1穿起來的包覆感會比較強烈一點。




🔽總結🔽
與GT1比較的話,某程度上GT2是稍為比下去,但又不致於很差,最多是95分與90分的差別。個人認為主要落在鞋舌設計令包覆感有落差,還有Zoom Strobel上GT2多了一塊中底布令雙腳直接踏在Zoom Air上的腳感稍稍降低。



 

 
換個角度,GT2應用在鞋舌鞋面的物料都比GT1較薄較透氣,而且後跟穩定器也來得更全面,這些都是新版本的一個提升。接下來就等新配色令其大放異彩了!

 


#TalkSole #Sole師傅 #鞋評 #GTcut #GTcut2 #ZoomGTcut #ZoomGTcut2 #nikebasketb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