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2018年4月19日 星期四

[Sole 師傅鞋評] Kobe AD NXT 360 五星級包覆配上多功能鞋墊






Kobe 系列一向也是帶領著潮流,追求創新,還記得當年Kobe 4帶來低筒球鞋的風潮,一直影響著籃球鞋的發展。這次Kobe AD NXT 360又帶來新衝擊,全新的Flyknit 鞋面結構直接糅合雙腳,鞋墊則用上雙密度混合設計,分別為你帶來React和 Lunarlon的體驗,絕對適合喜歡新嘗試的球員。









舒適度

鞋面以至整個鞋身以全新的Flyknit 編織技術構成,新技術強調比原先的包覆感更強,而製作過程更減少了60%的用料,可做出更輕更透氣的鞋面,令其更貼合腳形。Kobe AD NXT 360的設計頗為獨特,鞋底異常單薄,而鞋墊則由React以及Lunarlon兩種物料混合而成,另外這鞋墊還取代了傳統籃球鞋的中底。

第一次試穿時已感受到全新Flyknit帶來的不同,球鞋配合腳形之餘,也剛好包覆整個腳掌,四周都没有多餘空位,而鞋墊給予的緩震亦表現出色,雙腳不用花時間去習慣新鞋便能夠輕鬆作出不同的跑動及轉向動作。而鞋墊上亦印有說明,以圖形表示哪個部位是用上React物料。前掌內側用上React物料的部份彈性較大,而Lunarlon的部分亦提供足夠的彈性來吸收著地及跑步時的衝力。





保護性

低筒設計的鞋身主要靠鞋跟的填充物料固定後跟,而鞋墊腳跟位置亦有包覆腳跟的部份,厚實的鞋墊中底黑色Nike 剔的部份及透明部份是穩定片,用以固定中底,可是這次前掌則没有向外伸延的設計。

Kobe AD NXT 360設計令球鞋緊貼腳掌,即使鞋墊較厚,雙腳也不會過於離地,而球鞋就像成為了雙腳的一部份,因没有多餘的空位,令你能隨意做出各種轉向和跑動,加上React 技術,令前掌在著地時有良好的緩衝力,以及於一發力便能立刻轉向的反應性,靈活性極高。







當取出鞋墊後,鞋身能輕易隨意屈曲,可見鞋身十分輕簿,但此舉卻令鞋面的保護性不足,曾在實戰時比對手踩到鞋面,感覺就像被直接踩在腳指上一樣痛。而足踝方面,除了後跟的填充物和由中底橡膠延伸至腳跟來穩定足踝外,欠缺了多一重的足踝保護設計,慶幸的是球鞋貼服且能鎖定雙腳,不至於令你有不安全的感覺。另外鞋帶略嫌短了一點,如果習慣穿上所有鞋帶洞,則較難綁上雙重的結,而單結的話又易於比賽時鬆脫。



耐用性

透明的橡膠中底設計,有著蛇皮的紋路,而且透出綠色的蛇形圖案和Kobe 的標誌,設計獨特,在兩次室外球埸練習及室內埸5打5比賽後,鞋底紋路磨損不算多,Flyknit 物料亦没有明顯摺㾗及破損,但Flyknit球鞋有時也會有鞋面破洞的情形,不知新技術的Flyknit會否更為耐用呢!

蛇皮的紋路設計怖滿整個鞋底,抓地力強,配上React帶來的良好反應力,多方向的轉向加速也得心應手,但要注意如果在室外埸或街外著用過後,建議大家要稍為清潔鞋底才在室內埸著用,灰塵對球鞋在室內埸的表現較為明顯,但清潔過後球鞋便能回復良好表現。



總結

Kobe AD NXT 360是一雙靈活性十足,適合跑動或走位較多的球員,良好的反應性能有助射手尋找空位,或是運球時擺脫對手,但輕簿鞋身對內線球員的保護性略嫌不足,被踏中腳面受傷機會較大,但全新的科技加上Kobe的加持,這樣的吸引力是值得一試。

2018年4月12日 星期四

[Sole 師傅鞋評] 在矛盾中取得平衡 - Nike Epic React Flyknit



古語有云: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以往於跑鞋上往往要取得豐富的軟熟感就大多要放棄回彈性。而Epic React的誕生,既是嘗試,也是突破。




跑者作為消費者,總是有著很多要求。既要輕盈又要柔軟,想回彈力足夠之餘還要夠持久耐用。這時,Nike 跑鞋的產品創新總監 Ernest Kim 就覺得此想法有何不可,於是就這樣展開了一連串的研發和測試。而Epic React Flyknit 的鞋面靈感原來是來自 2012年的產物Flyknit Racer。一整塊的Flyknit鞋面主要是提供透氣和保持雙腳靈活性,保留了第二層皮膚的包覆感而不會被身體排斥(指不適感)。





舒適度與緩震:
測試之前,聽說Epic React需要大半碼,甫開始便直接試了us11 (小編平常穿US10.5)。上腳後立即感到前掌空間感較大,雖然Flyknit鞋身連襪套不致於鬆脫,但這寬敞感並不等於舒適,因為跑步時需要一定的包覆感以支撐雙足以及提供保護,相反太緊則影響血液循環。所以在Epic React上還是建議原size便可,而最後在起跑時把鞋帶完全地索緊後效果也顯著改善了。




說到中底,也就是Epic React的靈魂所在!它是由整塊NIKE React泡綿所構成,綁緊鞋帶後便立即啟動引擎。由於測試路段在街道上,多是比較平坦,可以任我去跑!相比lunarlon,React foam著地時的下陷程度沒那麼多,即是說它的回彈性也相對較快。而且整個中底的react form都較軟熟,不太需要預先穿軟就能直接起跑。






支撐:
由於穿大了半碼,若鞋帶以正常鬆緊度去調節的話,未足以應付彎道或路面不平的街道,需重新加大力度索緊鞋帶才解決了兩側支撐性的問題。幸好,襪套內靴設計的關係,整個後跟位置也感到貼合的包覆感。








耐用度:
這是大約跑了20km後的鞋底狀況,由於部分中底會直接觸地,以前中足位置的耗損較多,相反最前端與後跟的橡膠外層就成了最佳的保護層。無可否認白色爲主的Epic React是較矚目,但考慮到經常路跑的話,還是挑選深色的會較耐看一點。




總括理來說,Epic React的舒適度毋庸置疑,size方面按慣常的就可以了,加上較時尚的設計,如用來休閒至中等強度的訓練絕對是綽綽有餘。聽聞第二波將會有多款配色選擇,也許是時候來個決定吧!

 

另外,作爲近親的Odyssey React,中底同樣是採用React foam,其不同之處在於鞋面換成Flymesh而非Flyknit,還有獨立鞋舌取代了一體式襪套設計。而最令人擔憂的鞋底也額外增多了橡膠外底,當然價格也有下調,可惜暫時只見女裝款式發售,男士們唯有忍耐一下。

#TalkSole #Sole師傅 #鞋評 #EpicReact #flyknit #ChooseGo #InstantGo





























2018年4月4日 星期三

[Sole 師傅鞋評] LeBron XIV Low - 靈活坦克車




DUNKMAN - LeBron XIV Low 

基本測試資料: 

鞋款: LeBron XIV Low  (878635-005) 
(下文稱 LBJ 14 LOW)

測試鞋碼:US10

測試場地:室外水泥場地




  在說最新LeBron XV Low 之前,不如我們就來回顧說說上一代 LeBron XIV Low的鞋評報告(當然TalkSole之後也會為大家更新LeBron XV Low鞋評)。不知道大家對於 LeBron 低筒籃球鞋系列又想什麼看法和感覺呢?

對於小篇來說,以往 LeBron 低筒籃球鞋系列的印象就是:就算還沒有穿著上籃球場實戰,光是拿上手看見已經是一雙很Cool的籃球鞋。平時逛街或是休閒配搭也是很好的一雙球鞋。由其是在夏天的時候,棉質短褲+長襪配搭 LeBron Low。所以往往小篇都會因為LeBron Low的貌似休閒的有型外觀,但又是屬於籃球鞋的特質所吸引。
不過說到底 LeBron XIV Low 就是一雙堂堂正正的籃球鞋,小篇亦要用籃球鞋的角度去為大家分享它的各項實戰表現。


灰綠顏色的LBJ配色,相信大家不會感到陌生。它就是LBJ系列中的一款經典配色:DunkMan/Dunk Force




鞋面主要以灰色為主調,後跟擁有3M反光SWOOSH標誌,外底襯上瑩光綠這個必需的配搭外,還可以在鞋身各處找到其他經典元素,鞋舌內經典”LBJ23”的標誌以及戰斧式灌籃的標誌。

雖然大家可以看得到LeBron XIV Low 正個外形就酷似LeBron XIV,不過可以看得到在鞋筒部份刻意降低,鞋面質料和鞋身結構亦有所不同,當然最明顯的差別就是剔除了LeBron XIV的魔術綁帶,而中底和外底都是一樣延用了LeBron XIV的設計配置。




On Court Performance-FIT 

LBJ 14 LOW小篇選擇了穿著原本尺碼10號,LBJ 14 LOW的內籠對於小篇來說雖然沒有偏大的感覺,但是在鞋頭內籠會騰出空間。後跟的位置雖有一個PADDING,上腳後算是可以貼著後跟,但可惜不能完全穩穩妥妥地包覆後跟,綁緊鞋帶後,可以感受到中足的FLYWIRE的明顯包覆。而且鞋面V字形的開口設計,也易於適應不同足的球員用家。

在尺碼方面可以選擇原本尺碼,同時小篇亦覺得亦會適合一些腳掌較闊或厚的球員。如果球員用家的腳形偏向瘦的話,LBJ 14 LOW的鞋身內籠未必能夠全面地包裹雙足,所以也未必可以全部球員用家。



On Court Performance-UPPER MATERIAL& SUPPORT

LBJ 14 LOW 與 LeBron XIV的鞋面有所不同,LBJ 14 LOW主要採用了WOVEN的織物面,鞋面幾乎沒有彈性,比較有韌度。在前足走動摺合方面,也沒有太大問題,沒有帶來多餘的壓力。鞋面是需要時間去Break-In,小篇在打球期間亦一路不斷地綁緊鞋帶作調整動作。


鞋面的多向支撐性是不錯的,FLYWIRE的包覆起到了明顯作用,與鞋面織物互相配合,加強支撐性性能,帶來了更穩定的支撐性。不過在轉向和急停動作的時候,因為鞋頭內籠餘有空間,令到內籠會出現滑動,未能完全鎖定前腳趾部份。


LBJ 14 LOW後跟PADDING位置,雖然它可以貼著後跟,後跟也有內置TPU穩定器,但是起動或跑動的動作時,未能完全鎖定,PADDING的厚度也未能完全填補後跟空隙。


相信大家在球場也時常體會得到踩踩撞撞的情況,在球場上亦難免會有意外被他人踩到,這一點小篇在測試期間也深刻體會得到鞋頭皮革對於腳趾保護的重要性,鞋頭部份加多了皮革,有助減低壓力之餘,也可以加強鞋面的耐用性和起到保護作用。低筒版本的Lebron系列,對於腳踝的保護是很低,同時間也有一點會比較難適應,因為它有一層有韌度的鞋面,同時又是一雙可以釋放靈活度的低筒籃球鞋,LeBron XIV Low就像是一輛靈活的坦克車。





On Court Performance-MIDSOLE

中底和外底的設定基本上與 LeBron XIV是一樣的,沒有改變。前掌和中足合共有三個獨立六角形的ZOOM AIR ,後跟有一大塊的U形ZOOM AIR 。或許小篇的身形較為輕,基本上是踩不出ZOOM AIR的回饋感,整體上是一種厚實的中底,小篇顯厭中底有點厚,不是太習慣。不過在後跟的ZOOM AIR還是可以感覺它的吸震能力,有效帶來減壓作用,在實戰測試過程中亦沒有腳痛和足弓酸軟的情況出現。




On Court Performance-OUTSOLE

象素格仔的外底紋路,細心一看會有不同層次的高低層面,外底形狀亦跟隨中底的ZOOM AIR分佈所定形設計,外底面平滑地過渡而且流暢,保持平衡和穩定性。接觸面和磨擦較多的位置主是要在前腳掌的兩塊ZOOM AIR 位置,可能外底材質屬半透明橡膠材質,消耗的情況也較為明顯,外底容易黏上塵埃。抓地力表現正常合格,沒有太差或很好的表現。




OVERLALL

LBJ系列的定位也明顯的,會偏向迎合一些高大、力量型的球員,但是又會喜歡靈活的感覺。
綜合來說,LBJ 14 LOW就像是一輛靈活的坦克車,它有穩定十足的鞋面支撐,當然首先是要你的腳形符合;厚實的中底有助你踩出平穩的步伐。這一種的重裝甲的設置基本上是迎合力量形的球員,但是大前題是你也要對靈活性的需求。雖然說明了LOW就低筒,對於腳踝的保護是很低,同時間這一點會比較難適應。

不過隨著最新款的LeBron XV Low的來臨,也代表著LBJ 14 LOW的減價已經開始,如果有趣的朋友不妨考慮一下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