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2024年10月10日 星期四

【Sole師傅鞋評】 Nike Book 1


當 Booker 的簽名鞋推出前,小編期待他會延續 Kobe 系列的靈魂,推出像 Kobe 系列延伸的款式,畢竟Booker 也是 Kobe 系列的代言人之一。對於最後Book 1 以復古風格面世確是感到有點意外。

外表像一雙改良版的中筒 Air Force 1,驟眼看亦看不出有用上一些新科技及特別物料,原先還以為是先推出一雙休閒鞋款作頭炮。後來到發佈時看到有關中底技術,再加上 Booker 本人穿著上埸,才慢慢接受了這個事實。




🔽外觀🔽


以 Booker 喜歡的復古風作為球鞋設計的概念,亦參考了80年代多雙經典鞋款,例如 Air Force 1,Air Jordan 1 及 Blazer 等等,最後設計出這雙充滿80 年代風格的籃球鞋。球鞋上也加入了不少個人元素,例如後跟的拉環就以書本為靈感,並在前方加上 Booker 的出生年份 「96」,後方位置加上 「CHAPTER ONE」,呼應了「Book」這個名稱。鞋舌正面是一個簡單的個人標示,背面一個交叉加上代表加人名字的英文字母,而鞋墊有一個 Barcode 「001 616 228 601」,001 是代表 Booker 的球衣號碼,616 228 601 順序是 Booker 的家鄉密歇根州,高中 Moss Point 和鳳凰城的區號。Book 1 除了市售的配色外,Booker 所穿的 PE 配色,也用上了經典鞋款的配搭,雖然故事性及創意欠奉,但配搭起來卻是十分好看,例如最常穿的Cortez Forrest Gump 配色。而小編入手的是Hike Pack 當中的”Haven” 及 ”Hike” 版本,其中 “Haven” 是以 Booker 愛犬為靈感,”Hike” 是以 Booker 喜愛野蛇蚊為圖案的戶外系列。



  



🔽舒適度🔽

Book 1 “Haven” 配色鞋身主要是Nubuck 磨砂皮革的物料及帆布而成,而”Hike”配身是以皮革為主。球鞋中底橡膠没有像現代籃球鞋一樣,有中底上翻,一雙 Low Tech 球鞋的外表。而在初次穿時,皮革較硬,特別是圍繞著鞋帶孔的皮革,在摺曲時會稍稍頂著腳,反而鞋領位置填充物及鞋舌有足夠厚度,像軟墊般包裹著足踝,十分舒適。小編先把Book 1當休閒鞋穿著一兩星期才到球場實測,之後才去實戰體驗。



這段磨合期並沒有白費,穿軟了的皮革不再頂腳,而且鞋面在移動時也更容易屈曲,跑動時也十分流暢,只是兩邊急停時,也會有異物感般頂著尾趾。在整雙鞋只有12個細小的散熱孔,加上皮革鞋面,即使不是在打球的時間,也會感到雙腳悶熱。





中底全掌 Cushlon 2.0 並在後跟 Cushlon 上加了一塊14 mm 厚 Zoom Air,中底在 Cushlon 外加了 TPU 外框包著。不用 break in 也能感受到 Zoom Air 的彈性,而前掌的 Cushlon 薄薄的,對一般跑動時所需的需求,是足夠舒適的。整體腳感比想像的好,小編原本想像是和 AF1 一樣的硬呢!


後掌 Cushlon 2.0 加 Zoom Air,令跑動後跟著地時有足夠緩衝,前掌較薄令前向前跑時更加流暢,而當急停起跳時,力量傳遞更直接,更快速,十分適合以投射為主的球員穿著。


🔽保護性🔽

在穿 Book 1 初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選錯鞋碼,因為即使穿着薄襪,也感到兩側及鞋頭緊迫雙腳,用來打球甚至會腳痛。但是在break-in 後,皮革變軟及配合了腳型,緊迫的感覺變成了良好的包覆。另外,鞋領的填充物很厚,但是不會覺得擠迫,緊緊的包着腳眼位置,令雙腳好好的鎖定在鞋裏。中筒設計加上鞋領的填充物,



皮革鞋面有厚度也足夠的堅韌度,鞋面沒有其他物料如 TPU 或熱熔物料加固,已有足夠強度保護雙腳,而且也能保持其復古的外觀。中底內有一塊抗扭片,增加球鞋的穩定性,但是在橫移時,因為球鞋外側没有中底上翻,也沒有TPU等物料加固,導致鞋面會在急停時向外延伸,特別在 side step 後跳投時,間中會有站不穩的情況出現。雖然橫向的支撐力不理想,但 Book 1 的防側翻表現不錯,前掌沒有 outrigger 但是有一定闊度,中底上窄下闊呈一個梯形,加上中筒的設計,提供了很好的穩定性。



🔽耐用度🔽

Book 1 的外底紋路貫徹其復古風的設計,也是用上很傳統的人字形紋絡,其抓地力有一定的保證。值得一提的是,亞洲版和美版外底用料有所不同,手上的亞洲版配合XDR 橡膠外底,美版的是半透明外底,在外觀上,透明底看上去感覺較高級,而且一般抓地表現更佳。小編開始時用了很多不同方法及時間去 break-in,經常也是上班穿著,然後落場打球也是同一雙,不論是室內或室外場,也沒有帶另一雙鞋替換的情況下,球鞋在室內和室外的抓地表現很好,不是緊緊咬實地板的感覺,而是比較易適應,急停時是有點緩衝,但又不會影響到反應速度。





其橡膠外底亦不太受灰塵影響,但令人驚喜的是,即使多次在室外著用,亦沒有影響在室內場的發揮,依然維持到很好的表現,而經過兩個多月的穿着後,鞋底紋路依然清晰,只有小量磨蝕,以球星鞋款來說,其耐用程度是近年罕見。鞋面耐用度也很足夠,只是”Haven”的鞋面被踩後的鞋印十分明顯,需要經常清理。



🔽總結🔽

Nike Booker 喜愛的復古風,創造出一雙休閒和實戰兩用的球鞋,雖然以舒適度來說的話,市面上有很多比 Book 1 更舒適的球鞋,但是很難找到一雙休閒和戰力並重的球鞋。現在 Book 1 已推出多個不同的配色,而且鞋面有多種不同物料,其舒適度或 break-in 所需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小編感到 “Hike”的物料是較易 break-in。如果大家像小編讀書時期一樣,除了上學外,只有一鞋走天涯,Book 1 會是你的最佳選擇,外觀和實戰力並重,而且耐用,但是如果針對性追求舒適度的話,那麼市場上絕對有更佳的選擇。

2024年9月16日 星期一

【Sole師傅鞋評】New Balance FuelCell Rebel v4



🔽前言🔽

在過去的Running Event預覽活動,New Balance早就透露FuelCell系列的重大更新,特別是整體的設計語言。儘管有著相近的外表,各跑鞋的定位都有不同。這次實測的Rebel V4賣點是較貼地、輕盈,而且是沒有配備碳纖推進板的日常訓練體驗。


🔽緩震與舒適度🔽

近年跑鞋競爭甚大,品牌紛紛下放競賽用的Super Critical Foam (超臨界泡棉)到其他系列當中。有別於調整泡棉密度來分野,New Balance混合20%PEBA物料與80%EVA泡棉的設定於Rebel v4,平衡回彈與耐用的訓練需求。

對比最高端的競速鞋Elite v4,混合中底的Rebel v4的足感是較靈敏的軟糯,主因是泡棉密度較低,不會有過分進取的推進感。無論Easy run抑或提速至4:00/km左右的訓練都能應付,雖說整體每步的過渡流暢,不過筆者感覺混合泡棉中底面對更快的衝刺是稍微欠缺更直覺的回彈推動


Rebel v4前後掌落差6mm(24-30mm),路感貼地,面對路跑有足夠的緩震;相反,Rebel v4在運動場上要提速至5分披甚至更快的interval / tempo課,才能感受到中底的推進,此鞋款較推薦使用於路跑場景。


🔽支撐保護🔽

採用與頂尖賽鞋Elite v4同樣的FantomFit技術,堅韌而且無縫的網面鞋面有助提升包覆貼合感,加上物料輕薄,基本上「一開即著」都絕對無問題,特別是兩側有輕薄襯裡加固的位置下能包覆中足,極度透氣之餘亦相對耐磨,適合夏季操練。



針對速度訓練,Rebel v4整體鞋面極其簡潔,連後跟填充物都僅足夠包裹雙足。不過加闊的外底與幾何的外底切割面亦都加強着地形變,能彌補穩定性,過往在運動場與路跑的訓練也相當安心。



鞋楦適合亞洲人腳型,要注意前掌偏闊,尺碼雖建議True to size,試穿時仍需留意綁緊鞋帶後,鞋面有沒有大幅摺起而減低雙足在跑動時的動態鎖定。

🔽抓地及耐用度🔽

Rebel v4混入EVA材質,暫時以約一百公里的里數以言,回彈感依舊澎湃,耐用度相信不用質疑。而更長的壽命意味它能陪伴跑者更多訓練里數,切合設計初衷。

鞋底延續棱角的設計語言,外底橡膠有覆蓋更多高耗損位置,里數下來至今未見有明顯損耗,各跑者可以安心著用。最近香港經常下雨,而Rebel v4的在雨況下的抓地力,結論是路跑下比較抓地;反而面對運動場積雨後的泰坦地是會有稍稍抓不住腳。


🔽總結🔽

New Balance Rebel v4 輕巧靈活的設計,使它使用場景非常多元化,混合中底的配方平衡緩震與耐用性,適合Easy run到更快的Tempo課。筆者非常喜歡着上腳後如無物的輕巧體驗,如此輕量的設計加上軟腍的回彈,即使是長課亦都不會有太大負擔,對雜食型跑手與新手來說很友好!

如果你是進階的跑手,在達到一定配速或在運動場的泰坦地下,Rebel的表現就相對吃力,畢竟混合中底的反應不是這麼直觀,可能選擇Pacer v2或SC Trainer v3會更加理想!

2024年8月27日 星期二

【Sole師傅鞋評】Nike ZoomX Invincible 3

 

🔽前言🔽

NIKE ZOOMX INVINCIBLE 3 是雙被Nike馴服的野獸,抑或革新成全方位跑步、休閒兩棲鞋款?


Nike 跑鞋矩陣中主打輕鬆跑和恢復跑的ZoomX Invincible 於年前推出第三代,最近亦有流出諜照顯示Nike將會推出第四代Invincible,對於目前跑鞋新舊款更迭的期間,ZoomX Invincible 3還值得入手嗎?



🔽緩震與舒適度🔽

Invincible 3用上達40mm厚全掌ZoomX的配置,保持與上代一樣的9mm前後掌落差,亮眼的配置卻沒有如上代「彈下彈下」的直白緩震反應。


抽走鞋墊後可見此代有增置中底布,也失去一種「彈彈下」的喜悅。作為重度2代的用家,特別是上落斜的跑況最能體會回彈反應較普通的改動。



而為了確保這豐厚且離地的泡棉在雙足滾動時的穩定,ZoomX的密度也有些微調整較硬,這項改動在比較前一代由慢到快的配速下,3代可以輕鬆Pick up 5分披甚至以內的配速而不覺得費力。


🔽支撐保護🔽

延續以往的Flyknit材質打造鞋面,而底層以及兩側均有TPU線加固,轉彎的側向包覆度較上代出色。




鞋舌及鞋領位有充足填充物,實測未如坊間所述會「甩踭」,寬闊的鞋舌無疑增添腳背的貼合度,以及前腳掌空間充足,尺碼選擇方面TRUE TO SIZE就合適大部份腳型的跑者。


不過在LSD長距離慢跑尤其在香港炎熱潮濕的天氣下,透氣程度較上代表現普通。

🔽抓地及耐用度🔽

Invincible 3的紋路由上代密佈的窩夫小格紋變成縷空而且大小不一的格紋,足弓位置亦特意加闊,針對整體穩定之餘,在路跑或濕滑路面情況的抓地性都有稍稍提升。


今代加入中底布亦改善Invincible以往兩代鞋面與中底會在若干里程後分離的罕見情況,耐用度大大提高。


🔽總結🔽

許多2代用家都覺得新款ZoomX Invincible 3在回彈感方面與之前版本有所差異。不過對於全新或轉投 Nike 的跑友而言,今代Invincible 3仍能提供強勁的ZoomX反饋,而包覆性和支撐性也比以前進步,鞋款定位Easy / Recovery Run,重量稍重,不過經調配的中底反應有助跑者達到更快的配速,更貼合多種配速訓練需要。

對於有一定訓練基礎的跑者來說,Invincible 3 可以彌補競賽和日常訓練鞋之間的空隙。而對於所有跑步愛好者來說,ZoomX Invincible 3的中底韌性連日常休閑都能一一應付,是不限於跑步的全新步履體驗。

2024年7月24日 星期三

【Sole師傅鞋評】 adidas Harden Vol 8


在2024年的季後賽首輪,adidas 為旗下擁有簽名鞋的球員,推出全新配色,而各人也在首場有著良好表現,氣勢一時無兩。雖然未能笑到最後,但無改鞋迷對 adidas 籃球鞋的熱愛,特別是 Harden Vol 8 及 AE 1。這次測試的Harden Vol 8 ”Sculpt“ 黑燈配色,是 Harden Vol 8的首發配色,亦是 Harden 在快艇首戰穿上的配色。


外觀

James Harden 曾經提到自己的簽名鞋時,想設計出一雙讓人遠遠一眼便認出的鞋子,在各位眼中,Harden Vol 8 能做到這個效果嗎?在小編來說,的確有這種感覺,其獨特的外型,兩邊有像水滴形的 EVA外框,圓圓的後跟有代表 adidas 的三條直線,鞋頭一塊質感良好的皮革,加上鞋身多是用上對比較強的配色,例如首發的黑橙、黑綠、黑白,在場上的確是辨識度十足。




舒適性

Harden Vol 8 一改 Vol 7 的前 Lightstrike 後 Jet Boost 的中底配置,改用全掌 Jet Boost。Jet Boost 以較小的的顆粒而成,令其帶來更好的回彈而不是只有軟熟的感覺。中底前後掌的厚度沒有太大落差,也是較薄而帶來更佳的場地感,後跟靠中底的 Jet Boost 和 EVA 外框的泡綿,提供不錯的緩震力。雖然没有很突出的腳感,但是因為 Harden 現在打法比較追求靈活性,而且大量使用前掌變向或 step back,中底太厚的話,會對反應及速度有所影響。

鞋身用上襪套設計,兩側以 EVA 泡綿作為支架包覆著雙腳。在一開始看到那大大的水滴形的 EVA外框,便很在意到底雙腳能不能適應,還是會像 Harden Vol. 5 的中底一樣,材質太硬而令雙腳難以移動。但球鞋到手後便發現,兩邊的 EVA 泡棉沒有外表看上去的硬,除了剛剛穿上腳時,基本上那外框完全沒有影響雙腳移動。雖然沒有影響到穿著的舒適性,但是 EVA 外框,加上皮革的鞋頭,令整雙球鞋十分厚重;單腳 US 9.5 的重量是470g,近代籃球不停追求輕量化時,這個重量的確是不太理想。不過在埸上實測時,反而沒有感覺上的重,可能是整雙球鞋用料簡潔,跑動表現很好,跑動時雙腳的動力由圓圓的後跟過渡到前掌,也很順滑,一部分抵消了球鞋重量帶來的壞處。值得一提的是,整雙球鞋只有襪套位置及腳背較薄,在炎夏中穿着籃球襪加上 Harden Vol. 8,對雙腳的耐熱程度會是很大的挑戰。


保護性

adidas 早年的鞋款,尺碼很不穩定,沒有去實體店試一試,也很難買到合適的尺碼,但是近年已大大改善了這個問題,基本上選回自己原本尺碼便可。始終是襪套設計,穿著時也需要用雙手輔助,還好設有前後拉環方便穿著。Harden Vol 8 和 Vol 7 同樣用上襪套設計,但8 代的 EVA 泡棉包覆的高度,相比7代像夾棉外套的包覆更低,穿著感和一雙低筒鞋一樣。通過鞋帶調節兩側的 EVA 泡棉,雙腳便被穩穩的包覆著;而圓圓的後跟有EVA,TPU及填充物幾層物料包覆,也為整個後跟區域提供很好的鎖定感。但是前掌在皮革下所留的空位略多,腳趾在橫移時會有小許滑動。


那兩塊大大的EVA 泡棉不只是外型獨特,而且支撐力十足,加上在前掌掌外側,有一塊小三角形狀,由外底向上延伸的橡膠,令雙腳在轉向時,有十足的支撐,而且中底內藏有一塊穩定片,令球鞋在抗扭及支撐性亦有很好表現,小編可以隨心所欲做出各種 step back,crossover 等動作。值得一提的是足踝只靠襪套包覆,基本上是没有支撐力,要靠鞋帶拉緊兩邊的EVA 泡棉來穩定足踝。但是當兩塊泡棉包得太緊時,連帶足弓位置也一同拉緊,令雙腳帶來不適,甚至酸痛。小編因為早前扭傷足踝,原本戴著護踝,也因為感覺雙腳被包得太緊而要脫下護踝。整體來說,包覆和支撐也很好,前掌夠闊也令小編很放心的切入,但是要花一點時間去適應及調節鬆緊,來達到最舒適及最穩定的效果。


耐用性

鞋底分開了數個不同區域,在最外圍的橡膠是用上最穩定的人字形紋,中間用的是半透明物料,可從中看到內藏的抗扭板,而紋路則是以英文字母 JH 排列而成。為配合 Harden 的招牌 Crossover 及 Stepback,在腳趾公位置及前掌外側兩個最常受力的位置,用了圓圈狀確保在不同方向也能提供穩定的抓地力。在室內及室內埸也上,Harden Vol 8 亦能提供出色的抓地力,加上 Jet Boost 的場地感,不論是左右轉向或者急停 stepback 也得心應手。鞋底紋路不算粗而且不是很深,雖然不會打一兩次便有明顯磨蝕,但相信在室外著用也不是最好的選擇。而兩旁的 EVA 泡棉,在穿著一兩次便有明顯摺痕,影響外觀。


總結

Harden Vol 8 在各方面取得很好的平衡,Jet Boost 中底前掌偏薄令場地感很好,但是也能保持一定的舒適度;EVA 泡棉像裝甲一樣提供支撐力和保護性,偏重的鞋身穿上後不會有沉重的感覺,加上出色的抓地力,令球鞋保護性和靈活性兼備。美中不足的是球鞋透氣性差,以及沒有太多空間穿上足踝護具。


整體來說 Harden Vol 8 適合不同位置球員穿著,即使是追求速度感的球員,其反應性及靈活度也很好,對鋒線也能提供良好的保護性,還有其獨特的外型,相信 Harden 系列的熱度依然能維持一段時間。


#TalkSole #adidas #adidasBasketball #JamesHarden #Harden #HardenVol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