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Curry Fox 1 在推出時主要是建立在 Curry 1 Flotro 的框架上,最大的變化是加上了具標誌性的搭帶,整體的穿著感和 Curry 1 Flotro 一樣。經過更多的時間研發後,De’Aaron Fox 也有更多時間參與設計過程。Fox 系列的設計師 Reggie Wilson 表示,Fox 希望球鞋保持低筒、更輕、更快,而且必須有搭帶。
🔽外觀🔽
Fox 2 的首發配色是「Curry World Tour」,整雙鞋採用單一的 Tiffany Blue。雖然單色設計令球鞋的細節較難突出,但穿在場上依然十分奪目。Fox 2 把個人標誌從 Fox 1 的鞋舌移到搭帶上,而鞋舌則保持仿狐狸尾巴的絨毛設計及寫上「CURRY」字樣,鞋身內側有個人簽名,後跟外側则有立體的 Curry Brand 標誌。鞋底 Flow 刻上 "Recee"、"Reign"、"Poppy",分別是 Fox 妻子與兩位孩子的名字,而「XX · XII · MCMXCVII」則是 Fox 的出生日期 1997 年 12 月 20 日。可見 Fox 2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後,融入了更多 Fox 的個人元素。
🔽舒適度🔽
Fox 1 的中底配置是早期 Curry Brand 招牌的中、外底一體 Flow 科技,抓地力及場地感滿分,但是緩震不足影響了舒適度。Fox 2 在中底內部加入了 Charged Cushioning 技術,升級了緩震系統。實著感覺中底較 Fox 1 稍厚一點,明顯感到踩下時多了彈性,令舒適度及緩震效果有所提升。
鞋面用上編織物料,並在不同區域貼上輕質薄膜,提供輕盈透氣的體驗。而腳背大面積的搭帶質料柔軟,壓在腳背上的位置也不影響雙腳移動,魔術貼也有足夠黏力,沒有鬆脫的情況。Fox 1 鞋面用上的網布彈性較低,雙腳在跑動或急停時,會有被鞋面壓著的感覺;而穿上 Fox 2 時感覺便有所不同,鞋面較軟、更舒適。鞋舌和鞋領的填充物充足,即使綁緊鞋帶加上拉緊搭帶後,雙腳也不會被勒得太緊,即使沒有穿著較厚的籃球襪也有很好的舒適度。
🔽保護性🔽
Fox 2 的尺碼選擇和平常的 Curry 系列鞋款一樣。小編是正常腳型,也是選擇穿回原本的尺寸。但是 Fox 2 的鞋頭感覺較 Fox 1 稍圓一點,令腳趾多了一點活動的空間,不過長度和兩側的包覆感依然是合適的。Fox 2 採用半內靴設計,加上較厚的鞋舌,單靠鞋帶調節已帶來良好的包覆感,再配合搭帶覆蓋鞋面,整雙腳能被鞋身緊密貼合。
在 Flow 外底提供極高抓地力的前提下,鞋身必須有足夠的支撐性,確保雙腳不會在轉向或急停時在鞋內滑動,才能快速做出下一個動作。因此,外底的 Flow 在內外側也向上延伸,形成一個像 U 形的保護套包著雙腳。前掌及後掌設計寬闊,雙腳在跑動及起跳著地時十分穩定,特別是後掌的設計獨特,像飛碟般底部呈弧形而頂部呈平面,好處是可以增加穩定性又不會影響跑動時的流暢度,壞處是小編也曾有過的經驗,就是會有被其他球員踩中的風險。
🔽耐用度🔽
外底在後跟採用圓形的放射性紋路,而前掌在受力較多的位置紋路較粗,腳尖的位置則是菱形排列。Flow 的抓地力感覺上和紋路的影響不大,反而更像是對耐磨程度的考慮較多。Fox 2 用上的是新配方的 Flow,耐磨程度據稱較舊的 Flow 提升約 20%。經過室外測試及數場室內球賽後,亦不見有明顯磨蝕痕跡。以往在室外著用過後,便很快會出現像圖中 Fox 1 的磨損痕跡。UA 果然有聽到顧客的聲音,改善了 Flow 的耐用性,這也能大大提高 Flow 系列球鞋的性價比。
🔽總結🔽
經過足夠時間的設計和開發後,Curry Brand 終於為鞋迷帶來一雙更具個人特色的簽名球鞋。從個人元素到全新的科技配搭,Fox 2 也為小編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因其獨有的搭帶設計,包覆感較強,加上更耐磨的 Flow 外底及 Charged Cushioning 中底,令耐用性及舒適度有所提升。此外,不足一千港幣的定價也是其吸引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