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2025年11月14日 星期五

【Sole師傅鞋評】CURRY FOX 2



🔽前言🔽

Curry Fox 1 在推出時主要是建立在 Curry 1 Flotro 的框架上,最大的變化是加上了具標誌性的搭帶,整體的穿著感和 Curry 1 Flotro 一樣。經過更多的時間研發後,De’Aaron Fox 也有更多時間參與設計過程。Fox 系列的設計師 Reggie Wilson 表示,Fox 希望球鞋保持低筒、更輕、更快,而且必須有搭帶。






🔽外觀🔽

Fox 2 的首發配色是「Curry World Tour」,整雙鞋採用單一的 Tiffany Blue。雖然單色設計令球鞋的細節較難突出,但穿在場上依然十分奪目。Fox 2 把個人標誌從 Fox 1 的鞋舌移到搭帶上,而鞋舌則保持仿狐狸尾巴的絨毛設計及寫上「CURRY」字樣,鞋身內側有個人簽名,後跟外側则有立體的 Curry Brand 標誌。鞋底 Flow 刻上 "Recee"、"Reign"、"Poppy",分別是 Fox 妻子與兩位孩子的名字,而「XX · XII · MCMXCVII」則是 Fox 的出生日期 1997 年 12 月 20 日。可見 Fox 2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後,融入了更多 Fox 的個人元素。




🔽舒適度🔽

Fox 1 的中底配置是早期 Curry Brand 招牌的中、外底一體 Flow 科技,抓地力及場地感滿分,但是緩震不足影響了舒適度。Fox 2 在中底內部加入了 Charged Cushioning 技術,升級了緩震系統。實著感覺中底較 Fox 1 稍厚一點,明顯感到踩下時多了彈性,令舒適度及緩震效果有所提升。



鞋面用上編織物料,並在不同區域貼上輕質薄膜,提供輕盈透氣的體驗。而腳背大面積的搭帶質料柔軟,壓在腳背上的位置也不影響雙腳移動,魔術貼也有足夠黏力,沒有鬆脫的情況。Fox 1 鞋面用上的網布彈性較低,雙腳在跑動或急停時,會有被鞋面壓著的感覺;而穿上 Fox 2 時感覺便有所不同,鞋面較軟、更舒適。鞋舌和鞋領的填充物充足,即使綁緊鞋帶加上拉緊搭帶後,雙腳也不會被勒得太緊,即使沒有穿著較厚的籃球襪也有很好的舒適度。




🔽保護性🔽

Fox 2 的尺碼選擇和平常的 Curry 系列鞋款一樣。小編是正常腳型,也是選擇穿回原本的尺寸。但是 Fox 2 的鞋頭感覺較 Fox 1 稍圓一點,令腳趾多了一點活動的空間,不過長度和兩側的包覆感依然是合適的。Fox 2 採用半內靴設計,加上較厚的鞋舌,單靠鞋帶調節已帶來良好的包覆感,再配合搭帶覆蓋鞋面,整雙腳能被鞋身緊密貼合。


在 Flow 外底提供極高抓地力的前提下,鞋身必須有足夠的支撐性,確保雙腳不會在轉向或急停時在鞋內滑動,才能快速做出下一個動作。因此,外底的 Flow 在內外側也向上延伸,形成一個像 U 形的保護套包著雙腳。前掌及後掌設計寬闊,雙腳在跑動及起跳著地時十分穩定,特別是後掌的設計獨特,像飛碟般底部呈弧形而頂部呈平面,好處是可以增加穩定性又不會影響跑動時的流暢度,壞處是小編也曾有過的經驗,就是會有被其他球員踩中的風險。





🔽耐用度🔽

外底在後跟採用圓形的放射性紋路,而前掌在受力較多的位置紋路較粗,腳尖的位置則是菱形排列。Flow 的抓地力感覺上和紋路的影響不大,反而更像是對耐磨程度的考慮較多。Fox 2 用上的是新配方的 Flow,耐磨程度據稱較舊的 Flow 提升約 20%。經過室外測試及數場室內球賽後,亦不見有明顯磨蝕痕跡。以往在室外著用過後,便很快會出現像圖中 Fox 1 的磨損痕跡。UA 果然有聽到顧客的聲音,改善了 Flow 的耐用性,這也能大大提高 Flow 系列球鞋的性價比。





🔽總結🔽

經過足夠時間的設計和開發後,Curry Brand 終於為鞋迷帶來一雙更具個人特色的簽名球鞋。從個人元素到全新的科技配搭,Fox 2 也為小編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因其獨有的搭帶設計,包覆感較強,加上更耐磨的 Flow 外底及 Charged Cushioning 中底,令耐用性及舒適度有所提升。此外,不足一千港幣的定價也是其吸引之處。


 

2025年8月27日 星期三

【Sole師傅鞋評】AIR JORDAN 40


🔽前言🔽
自AIR JORDAN XXX誕生後,不再單是華麗,不再純是加入技術,而是綜合實戰應用,好比大師兄歸位。而AIR JORDAN 這個大家族,已經迎來了第40位成員,這位明日之星又可否獨當一面延續其家族血脈呢?


 
這次致敬的部份也比較多,包括了:
AJ III - 後跟的NIKE及SWOOSH
AJ V - 鞋舌及3M元素
AJ X - 大量皮革鞋面及鞋帶孔
AJ XII - 鞋底前掌的JUMPMAN LOGO
AJ XIV - 外側的粗車線
AJ 2009 - 鞋型輪廓(小編認為)

 
鞋帶孔內側也暗藏玄機
《左腳》
1981-1982 NCAA總冠軍(北卡羅來納大學)
1990-1991: NBA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
1991-1992: NBA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
1992-1993: NBA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


 
《右腳》
1984: 奧運男子籃球金牌(洛杉磯)
1992: 奧運男子籃球金牌(巴塞隆拿)
1995-1996: NBA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
1996-1997: NBA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
1997-1998: NBA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

 

 
以舊帶新才能做到傳承,所以AIR JORDAN 40也注入了新元素。ZoomX與ZOOM STROBEL的組合緩震,40度角構建的人字紋外底都是這次新景象。


 

 
🔽緩震與舒適度🔽
單是鞋面換上三塊皮革做分區,配以簡約設計,特別在THE CLASSIC配色上,不自覺的散發着家族的優雅氣息。


 

 
鞋頭皮革的軟熟感,以及其分區設計不會因前掌屈曲而引起不適。另外受惠於ZoomX 泡棉的柔軟感及回彈感,根本不用擦存在感,甫上腳基本上都不太需要時間磨合。

 
作為旗艦款式,AIR JORDAN更是首雙搭載全掌 ZoomX 泡棉與全掌 ZOOM STROBEL 氣墊的籃球鞋款,以提供能量回饋同時可以觸發瞬間的爆發力。實戰後,覺得ZOOM STROBEL是輔助作用為主,ZoomX 才是主菜。無論在重量與回彈效果上都較為出類拔萃,至少你散步前往球場的路上己能感受得到。而實戰中試過連續的3v3挑戰,還有2小時的5v5 pick up game,鞋身雖有重量,但戰到最後雙腳也沒有酸軟,


 
唯一的缺憾美是透氣度不足,全皮革設計,彷彿又回到80年代那種很純粹、很實用、很耐用的款式。但真的有必要這樣嗎?在現今籃球世界裡,機動性都比以前來得強。進攻防守下,雙腳頻繁變速活動,透氣性純對不能忽視。

 
單是香港飛北京的四小時機程,腳感溫度已緩緩上升,加上北京攝氏38度的溶城氣溫,決定走進商場再喝杯凍飲降降溫。

 
🔽穩定性🔽
AIR JORDAN 40 並未有追逐市場流行的低筒設計,而是選擇了經典且穩定的中筒設計。外側鞋領由優質皮革與內襯的泡綿材料組合而成,這種獨立支持的結構可謂提供了雙層防護,不僅針對足踝增強了舒適度,還提供了額外的穩定性,有著更好的包裹。

 
此外,前掌的加寬防外翻設計,為球員在進行側向移動時提供了較佳的穩定性。簡單如歐洲步,讓人捉摸不到的步伐,都能讓每一步更加自信,也提升了整體的運動表現,減少在快速移動時的扭傷風險。

 
🔽抓地及耐用度🔽
40度角構建的人字紋外底,觀感上就併湊出菱形風格。當然無從比較其他角度有什麼大分別?所以只能透過實戰來說話。


 
東單球場雖然毗鄰馬路旁,但灰塵不算多,抓地發出的聲響不算大,然而這不太影響剎停效能。轉戰室內場後,快速移動或剎停的音量只會迅速提高,也能有效地提供穩定性與反應力。

 
除了抓地力,耐用度都是被看重的一部分。選用皮革鞋面這個就已經很放心,大概五場街場激鬥後,都是中底被踩髒,以及鞋頭出現摺痕,相信耐磨性可以持續一段頗長的時間。至於鞋底,即使有部份為水晶外底,暫時未發現有明顯磨蝕。在經常的試探步及急煞過後,近看一點前端的飛人標誌,細紋依然完整無缺。

 
🔽總結🔽
擁有頂級配置及華麗外觀,開箱期間讓人愛不釋手。然而,考慮到其卓越的功能性,這套武裝系統如今已成為日常戰鞋之一。

 
儘管 AIR JORDAN 40 的規格能夠兼顧室內外場地,小編仍然建議讓它在室內場地盡情發揮。最後鞋碼方面,選擇正常碼數就可以了。

#TalkSole #Sole師傅 #鞋評 #reivew #performancereview #sneakerreview #JordanBrand #AirJordan40 #AJ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