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2022年6月28日 星期二

【Sole師傅鞋評】 HOKA SPEEDGOAT 5

上一代的SPEEDGOAT 4大受好評,身邊的山友們也總有一對看門口,其舒適度、外觀、還有部分額外功能性(GTX)加持都是受歡迎的原因。那麼SPEEDGOAT 5是否已沒有了超越的空間呢?



 

外側變寬了一點,主要是前掌加闊了,對於穿梭戶外城市裡的機能風格造型就更貼切了。加上多配色的選擇,花點心思時間就可以配搭得宜。



 


   

舒適度
與上一代比較之下,SPEEDGOAT 5的後跟延長且較翹,對於穿脫會更方便,還有因長時間著用而令後跟及阿基里斯腱受壓的情況也減少了。而Meta-Rocker的搖滾設計,猶如跑鞋般幫助用家於每一步行走時過渡得更為流暢。





 

鞋面換上jacquard mesh,這種雙提花再生成分的工程網布較薄較輕、較透氣且較彈性,前掌於鞋內不會過份迫夾,對於普遍5-8小時的山路行程,其透氣度已屬雞毛蒜皮的事。





 

 
緩震
長時間上落山徑梯級以及應付不同地形,持久的緩震性也是完走的關鍵

至少配置了CMEVA 中底,其容量為651 cm3,對比其他越野跑型號如下:



Zinal (490 cm3)
Challenger ATR 6 (641 cm3)
Tecton X (701 cm3)




其中一條測試路段為麥理浩徑第四段(19公里/7.5小時),雙足和足跟不會因路途太長,負荷太重而發出疼痛警號。





抓地力
一向都不太擔心SPEEDGOAT系列在這方面的表現,繼續採用了Vibram® Megagrip外底和5毫米深的凹凸坑槽

 
這次SPEEDGOAT 5的鞋底紋絡更略有微調以配合各種地形需要,另外細看之下,每個凸出的顆粒上額外添加了類似越野輪胎上的小倒刺

 
對於上落山要應付碎沙爛地時算是再多一層保障。

 
測試當天正值雨後一天,天陰短暫時間有陽光,泥地石塊面最表層看似乾爽,其實內裡濕氣仍然高,不過其抓地表現依然非常稱職,完全沒有滑腳。



 
總結
在未有GORE-TEX加持下,突如其來的驟雨令透氣的jacquard mesh鞋面瞬間變成吸濕海綿,幸好快濕也快乾,而且落山後也替換了另一對襪,以保持雙腳乾爽!


 
試過SPEEDGOAT 4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即使是非GORE-TEX版本,抗水力都比SPEEDGOAT 5理想一點,這是因為上一代鞋面用上較多熱溶部分,相比jacquard mesh 的確可以應付無預警之下的毛毛細雨。

 
SPEEDGOAT 5改良了鞋面彈性及透氣性,就看天氣選鞋吧!假如有著大容量的緩震,再加上GORE-TEX護盾下,估計下一個版本將會以更強勢降臨,有機會的話再同大家分享!


#TalkSole #Sole師傅 #鞋評 #trail #urbantrail #wildeveryday #hoka #hokahk #timetofly #speedgoat #hokaspeedgoat #hokaspeedgoat5 #speedgoat5

2022年6月23日 星期四

【Sole師傅鞋評】 KD 15


是新也是舊,Kevin Durant在參與設計KD 15時就指出了幾個重點,首先想要低筒設計,就像以前的KD3、KD4、KD6般靈活。其次是既復古又現代,當時KD14就是向復古風格致敬,加入Air Presto、Nike Bruin 及慢跑鞋元素作靈感,這次KD 15也不例外,參考90年代的Uptempo與Flight系列,還有00年代Air Jet Flight的風格。最後一個要求是想看似休閒鞋款,但同時具備籃球鞋的配置,令人場上場下都想穿著。



 
外觀
雖然KD 15是低筒鞋款,但設計團隊以及KD都不想設計過於平實,所以就開始從細節上著墨。內外兩側的支撐穩定片設計源於李小龍的名言 “Be Water”,把KD的攻守兼備以海浪形呈現,還記得上年東岸決賽,KD在打滿48分鐘的狀態下,取得49分/17籃板/10助攻的表現,還有該系列賽的Game 7,在打了53分鐘下,取得48分/9籃板/6助攻的表現,這幾項數據也打破了NBA季後賽史上及Game 7史上得分最高的第一人。





有著死神的外號,再配上一把鐮刀就最貼切不過,反轉KD15的鞋底,紅色那片中足穩定片就是取材自鐮刀形狀。鞋跟造型與Thanos下巴相似,但其實與Marvel無關,反而是受到 Drake 的 NOCTA 系列啟發。而外側的swoosh標誌,設計角度上都有作出調整,即使從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其形狀,也代表著KD在球場上擁有著多方面的實戰技巧。



 
後跟拉環寫上EASY,是想加強方便穿脫的意思嗎?而另一EASY字眼則藏內側穩定片的下方。

 
鞋盒與鞋墊上都印上潮流時尚界常見的腰果花圖案

而在KD的OOTD中也曾出現過這圖案呢!


後跟底部的07如無意外是球衣號碼,下方刻著Quality Inspired By Kevin Durant,想告訴大家KD有參與是次設計的。






舒適度
Zoom Storble系統從KD 12就沿用至今,而Zoom Storble配搭全掌Cushlon就與KD 14的配置一樣。沒有上一代般一上腳便提供即時的踩屎感,KD15上應用的Cushlon韌性比較高,場地感也較多。


 
單從新鞋舒適角度討論的話,KD 14確是稍勝一籌。而新一代換取的就是高反應性與場地感,這些則是較上一代優勝。

 
 
 測試的首兩三次個人練習包括了不斷的跳投、左右晃人練習,還有上籃等,其實都只是微微感受到Zoom Storble的反饋,直至近日參加了一個高強度的團隊訓練,再加兩場全場比賽後,Zoom Storble系統與Cushlon開始慢慢跟雙腳磨合,腳掌也明顯感受到Zoom Air外,還有四周的Cushlon包圍著。整體的適應期都較KD 14來得比較長。還好,現在的腳感比起初試上腳時有反應了不少。


 
從透光度可以看得出KD 15與KD 14的用料分別,上一代鞋面由複合網面而成,可透過多層鞋面造出不同色彩變化

Ron English版本的KD 14就是最佳例子。





KD 15在性能上作出改良,鞋面鞋舌都非常透氣,而且鞋頭亦加上TPU塗層以保護腳趾及增加了耐用性。



 

 
穩定性
由於鞋帶設計令前掌與腳背的鎖定非常穩固,正常碼數會感到前半部分的包覆感和施加後的壓力,是可以接受的範圍。可是腳掌闊的用家則可能需要大半碼以換取前掌空間。



 
但另一問題就會隨之而衍生,後跟會較為空洞,綁緊鞋帶後總有點空間。

 
跳投動作著地時有時候心理上會有所顧慮。假如你有配戴足踝護具的話,情況會有所改善。



 
與KD 14一樣同為6組鞋帶,比較之下發現KD 15後跟較鬆的原因有機會是置頂的鞋帶孔設計得比較前,僅在腳背對上,與足踝還有一段距離。在沒有快速繫帶系統下,想固定雙足就需要按步就班的每個鞋帶孔逐一調整,也可以帶來更穩定的效果。



 
除此之外,以內外兩側支撐片包覆雙腳以增加側向穩定性,夠用但未算十分出色,反而非一排直線設計的鞋帶孔,靠內的那幾組都成為了鎖定腳面,降低重心的基石。而且因為把腳背壓低的緣故,腳掌就更易感受到Zoom Storbel的存在。




鞋底置中部分那塊死神鐮刀的中足穩定片與上一代不同,KD 15的更貼近地面,相比起KD 14的設置為較貼近腳掌,新一代的抗扭性能相對較佳,也為穩定性加了點分數。






抓地力
一改上一代以弧形及橢圓形紋路的鞋底設計,KD 15以多向性紋路呈現,似曾相識的背影在Kobe 9已看過,實戰力也獲得球員們垂青。


這次還加上XDR耐磨橡膠加持,實戰時給予到位的抓地力,是帶有輕微緩衝的那種,未至於即時能急煞停定,亦因此讓雙膝好過一點。


 
如果要比較的話,前後移動的急停會比左右橫移的急停來得比較咬地。




總結
假如KD 14可以即食,那麼KD 15則需要慢火烹調,才會成為一道佳餚。


 

 
KD 15對於喜愛靈活的朋友可能會如獲至寶。畢竟時下籃球鞋都以低筒做主流,即使是聯盟裡的大前鋒,什至是中鋒都有這個趨勢。而今季在NBA賽場上換上KD 14的球員十分多,有留意hkd_35 的iG帳號的也會見到Brandon Ingram、Pat Connaughton、Jaden McDaniels、Jaren Jackson JR、PJ Washington等司職不同位置的球員都是KD14的座上客,而偏好穿著低筒KD系列如KD4和KD6的Ja Morant和Derrick Jones JR,相信下季有機會客串改穿KD 15的機會也相當高呢!

#TalkSole #Sole師傅 #鞋評 #nikebasketball #KevinDurant #KD #KD15 #ZoomStorble